互联网35岁危机是真的吗?怎么破?
文章目录:
一、真的存在35岁危机吗?
二、35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三、互联网行业的35岁危机还有其他原因吗?
四、其他行业也有35岁危机吗?
五、怎么破解35岁危机?
前言
35岁危机本身就是一个标签,是人为定义的一条线,跟60分及格还不太一样。最早应该是来源于公务员招考限制,据说是因为35岁入职,50岁时刚好缴纳了15年社保。
虽然用标签来简单粗暴地定义是不严谨的,但为了方便理解,还是直接用这个词吧。
其实,我在之前的文章《互联网是如何降低各种门槛的》就有提到:
互联网行业的高薪,一方面是时代红利,另一方面是在当时来说从业门槛也很高。当时能上网的人已经是少数人了,能上网又愿意研究各种东西的就是少数人中的少数人了。
在沸腾十五年的PC互联网时代,一个北大青鸟速成班的程序员都可以轻松进入互联网公司。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行业还是属于野蛮生长的阶段,大量背景优秀的青年首选工作单位一定不是所谓的互联网大厂,而是知名外企。
那个时候崇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只要一个想法,抓住所谓用户的痛点爽点痒点,借助人口的红利和时代的红利,就可以实现DAU的暴涨。
一、真的存在35岁危机吗?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的确是存在35岁危机的,在新兴行业更甚。如果你是天选之人,普渡一下我好不好?
二、35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全情投入
年轻的时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到了35岁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精力上会被分散一些。
形成思维定势,抵触新事物
我觉得这个也是存在的,但是主要看个人。如果是自己热爱的行业,看到新事物应该是很兴奋的,至少我是如此。(白杨SEO补,我也是哈哈哈)
成本高
毕竟奋斗了这么多年,随着能力和阅历的增长,收入也有一些增长也是正常的。不过由于整体经济下滑,大家对只增不减的预期已经出现了变化,现在很多35+人的心态其实更平和。
对画饼和PUA有抵抗力
这个是真的。古人说四十不惑也是这个意思。35+的经历了十来年的职场,看到和经历的人和事也更多,心态会更平和。
但其实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新生代年轻人,本身就是在信息极其发达的时代成长的,对画饼和PUA的抵抗力有时候更超出所谓35+的中年人。
三、互联网行业的35岁危机还有其他原因吗?
时代
互联网真正进入千家万户其实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就是林军老师《沸腾新十年》那个阶段。中国互联网的特征,实际上是随着5G的诞生和普及,让中国互联网直接跳过了PC互联网进入了移动互联网。
而在那个沸腾新十年2010-2020的阶段,从业者到今天刚好差不多35+了。而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基本碰到了瓶颈,所以现有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无法像过去一样,随随便便就指数级增长了。于是,降本增效就提上了日程。
门槛
在过去,广大群众都不懂互联网,觉得互联网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从业门槛很高。在更早的PC互联网时代,不少北大青鸟速成班的程序员也能很容易加入互联网公司。那个时候互联网并不是求职的首选,外企才是优质的去处。
那个时候会申请域名会做网站,都会让人觉得很厉害。而现在呢,市场上有太多解决方案了,从阿里云腾讯云,到shopify,做网站的门槛越来越低。抛开网站不说,即使开发App等也是一样。现在的App很多是内嵌浏览器内核直接调用H5的,连QQ的PC版都大量调用H5。
再比如python的出现,也是降低了普通从业者编程的门槛。加上AI的出现,基础的程序代码都可以通过与AI的交互中输出。就像之前很多岗位要求懂SQL进行数据分析一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观念,使得产品经理的从业门槛也是比较低的。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是不需要专业对口的,也没有合适的专业进行对口。我想起前段时间飞书裁员,据说用户研究岗位100%裁撤,差不多一个意思。
用户研究这种事情难道不是跟数据分析一样,是产品经理、网络营销人员必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么?当然,服务老板的战略研究部门除外。
竞争对手
随着门槛的降低,你就肉眼可见的发现你的竞争对手变多了起来。这个竞争对手可不是指你的同事和对手公司,而是新的平台下培养的生态。
比如抖音的出现,淘宝并不以为然,又多了一个流量渠道多好,甚至还让抖音接入淘宝联盟。结果人家不仅自己做了一个橱窗联盟,还涌现了无数的主播。而商家跟平台的粘性本身就不牢靠,所以商家也在用脚投票。
而淘宝费尽心思建立起的所谓护城河,实际上不堪一击。而商家也成长了,张口闭口增量存量、转化率、流量密码。于是,原有的淘宝它的竞争对手已经从直接的对手京东拼多多,而扩展到了所有的商家,要跟他们抢流量、抢用户,还要想办法留住他们。能不难么?
用户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以及各类互联网产品造成的实际性门槛降低,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多了。虽然用户获取的信息并不一定是真实客观的,但的确造成了用户不像以前那么容易转化了。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转化率下降,营销成本不就上涨了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前段时间装修的时候,就问过师傅一些问题,师傅翻了个白眼说你是抖音看的吧?根本就是扯淡,然后详细回答了我的问题。我们先不论这位师傅的回答是不是最正确的答案,但至少在那个环境下是最实际的答案,因为行业现状和地域特征就是如此。
我曾经问过一个中学老师的朋友,我说现在的学生是不是很难管?她说是的。现在的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多,很多事情懂的比你还多。
舆论场和信息茧房
互联网产品本来就是互联网从业者生产出来的,因此这些裁员也好,35+危机也罢,大量出现在内容型的互联网产品里也是正常的。
同时,由于目前推荐引擎的大量普及,会造成你越看的多,推荐给你的就越是相关内容,也形成了“信息茧房”。
四、其他行业也有35岁危机吗?
我认为只要是职业经理人,都可能有。
即使是公务员也一样如此,他们的35岁危机不是体现在对到达35岁就面临失业的恐慌,但是越接近35岁考进体制的人,你觉得获得提拔的概率还有多少?而且如果经济形势一直走向不好,他们就一定不会裁员么?那年刘欢的《从头再来》还在耳边萦绕呢。
比如咨询公司。MBB作为咨询行业的天花板企业,近些年在国内的业务应该也是下滑的厉害的。
一方面,咨询公司的方法论网上已经铺天盖地,只要想学,老板们自己会去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咨询公司并不熟悉具体行业和业务本身,很多时候都是纸上谈兵或者基于方法论的行业报告及数据分析;
还有,老板们自己也有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本质上也是信息充分流通降低了门槛和神秘感。所以现在的咨询公司,经常是借咨询的名义,去帮老板做想做而不好亲自去做的事情。
比如4A公司,也是十年前普通人对外企的向往。但是如今的互联网营销追崇实时ROI监控的效果广告,即使是内容创作本身,短视频的短平快、土味和反转,也让4A公司毫无招架之力。过去那些精美的VCR广告,现在很多up主借助AI做出来的也非常精致,人家还自带流量和曝光。
五、怎么破解35岁危机?
我自己现在也处于危机中,写了《一个35+互联网人的自白书和求职信》,我现在能做的就是:
不忘初心。对行业依然保持热情和体验,多尝试、多思考、多总结。毕竟年龄不是我决定的,但心态和行动是我可以决定的。
坚持。相信度过了野蛮生长期的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后,会重新认识到专业、经验和阅历的价值。不仅责任心强,情绪更稳定,角度更全面,其实成本也不高。
白杨SEO补:
如何破解35岁危机?如果你现在不到35岁,你应该早就有危机意识,提前布局,不要一直打工而忘记做自己个人影响力。应该去收集一些可以用到资源人脉。
如果你快到或者已经35岁了,这个时候除了上面说的不忘初心和坚持外,我觉得你更应该走出去多看看,别人的35岁是怎么渡过的,有没有参考借鉴意义,千万不要一个人自我屏蔽瞎想。
人人都会面临中年危机,有人早一些,有人晚一些。但我们要把这个危机分开看,不要只看到危,我们也要去看到机。危机和机遇都是相伴而出现。所以危机危机,说不定正好你的机遇来了呢?你说呢?
文章目录:
一、真的存在35岁危机吗?
二、35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三、互联网行业的35岁危机还有其他原因吗?
四、其他行业也有35岁危机吗?
五、怎么破解35岁危机?
前言
35岁危机本身就是一个标签,是人为定义的一条线,跟60分及格还不太一样。最早应该是来源于公务员招考限制,据说是因为35岁入职,50岁时刚好缴纳了15年社保。
虽然用标签来简单粗暴地定义是不严谨的,但为了方便理解,还是直接用这个词吧。
其实,我在之前的文章《互联网是如何降低各种门槛的》就有提到:
互联网行业的高薪,一方面是时代红利,另一方面是在当时来说从业门槛也很高。当时能上网的人已经是少数人了,能上网又愿意研究各种东西的就是少数人中的少数人了。
在沸腾十五年的PC互联网时代,一个北大青鸟速成班的程序员都可以轻松进入互联网公司。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行业还是属于野蛮生长的阶段,大量背景优秀的青年首选工作单位一定不是所谓的互联网大厂,而是知名外企。
那个时候崇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只要一个想法,抓住所谓用户的痛点爽点痒点,借助人口的红利和时代的红利,就可以实现DAU的暴涨。
一、真的存在35岁危机吗?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的确是存在35岁危机的,在新兴行业更甚。如果你是天选之人,普渡一下我好不好?
二、35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全情投入
年轻的时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到了35岁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精力上会被分散一些。
形成思维定势,抵触新事物
我觉得这个也是存在的,但是主要看个人。如果是自己热爱的行业,看到新事物应该是很兴奋的,至少我是如此。(白杨SEO补,我也是哈哈哈)
成本高
毕竟奋斗了这么多年,随着能力和阅历的增长,收入也有一些增长也是正常的。不过由于整体经济下滑,大家对只增不减的预期已经出现了变化,现在很多35+人的心态其实更平和。
对画饼和PUA有抵抗力
这个是真的。古人说四十不惑也是这个意思。35+的经历了十来年的职场,看到和经历的人和事也更多,心态会更平和。
但其实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新生代年轻人,本身就是在信息极其发达的时代成长的,对画饼和PUA的抵抗力有时候更超出所谓35+的中年人。
三、互联网行业的35岁危机还有其他原因吗?
时代
互联网真正进入千家万户其实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就是林军老师《沸腾新十年》那个阶段。中国互联网的特征,实际上是随着5G的诞生和普及,让中国互联网直接跳过了PC互联网进入了移动互联网。
而在那个沸腾新十年2010-2020的阶段,从业者到今天刚好差不多35+了。而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基本碰到了瓶颈,所以现有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无法像过去一样,随随便便就指数级增长了。于是,降本增效就提上了日程。
门槛
在过去,广大群众都不懂互联网,觉得互联网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从业门槛很高。在更早的PC互联网时代,不少北大青鸟速成班的程序员也能很容易加入互联网公司。那个时候互联网并不是求职的首选,外企才是优质的去处。
那个时候会申请域名会做网站,都会让人觉得很厉害。而现在呢,市场上有太多解决方案了,从阿里云腾讯云,到shopify,做网站的门槛越来越低。抛开网站不说,即使开发App等也是一样。现在的App很多是内嵌浏览器内核直接调用H5的,连QQ的PC版都大量调用H5。
再比如python的出现,也是降低了普通从业者编程的门槛。加上AI的出现,基础的程序代码都可以通过与AI的交互中输出。就像之前很多岗位要求懂SQL进行数据分析一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观念,使得产品经理的从业门槛也是比较低的。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是不需要专业对口的,也没有合适的专业进行对口。我想起前段时间飞书裁员,据说用户研究岗位100%裁撤,差不多一个意思。
用户研究这种事情难道不是跟数据分析一样,是产品经理、网络营销人员必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么?当然,服务老板的战略研究部门除外。
竞争对手
随着门槛的降低,你就肉眼可见的发现你的竞争对手变多了起来。这个竞争对手可不是指你的同事和对手公司,而是新的平台下培养的生态。
比如抖音的出现,淘宝并不以为然,又多了一个流量渠道多好,甚至还让抖音接入淘宝联盟。结果人家不仅自己做了一个橱窗联盟,还涌现了无数的主播。而商家跟平台的粘性本身就不牢靠,所以商家也在用脚投票。
而淘宝费尽心思建立起的所谓护城河,实际上不堪一击。而商家也成长了,张口闭口增量存量、转化率、流量密码。于是,原有的淘宝它的竞争对手已经从直接的对手京东拼多多,而扩展到了所有的商家,要跟他们抢流量、抢用户,还要想办法留住他们。能不难么?
用户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以及各类互联网产品造成的实际性门槛降低,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多了。虽然用户获取的信息并不一定是真实客观的,但的确造成了用户不像以前那么容易转化了。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转化率下降,营销成本不就上涨了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前段时间装修的时候,就问过师傅一些问题,师傅翻了个白眼说你是抖音看的吧?根本就是扯淡,然后详细回答了我的问题。我们先不论这位师傅的回答是不是最正确的答案,但至少在那个环境下是最实际的答案,因为行业现状和地域特征就是如此。
我曾经问过一个中学老师的朋友,我说现在的学生是不是很难管?她说是的。现在的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多,很多事情懂的比你还多。
舆论场和信息茧房
互联网产品本来就是互联网从业者生产出来的,因此这些裁员也好,35+危机也罢,大量出现在内容型的互联网产品里也是正常的。
同时,由于目前推荐引擎的大量普及,会造成你越看的多,推荐给你的就越是相关内容,也形成了“信息茧房”。
四、其他行业也有35岁危机吗?
我认为只要是职业经理人,都可能有。
即使是公务员也一样如此,他们的35岁危机不是体现在对到达35岁就面临失业的恐慌,但是越接近35岁考进体制的人,你觉得获得提拔的概率还有多少?而且如果经济形势一直走向不好,他们就一定不会裁员么?那年刘欢的《从头再来》还在耳边萦绕呢。
比如咨询公司。MBB作为咨询行业的天花板企业,近些年在国内的业务应该也是下滑的厉害的。
一方面,咨询公司的方法论网上已经铺天盖地,只要想学,老板们自己会去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咨询公司并不熟悉具体行业和业务本身,很多时候都是纸上谈兵或者基于方法论的行业报告及数据分析;
还有,老板们自己也有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本质上也是信息充分流通降低了门槛和神秘感。所以现在的咨询公司,经常是借咨询的名义,去帮老板做想做而不好亲自去做的事情。
比如4A公司,也是十年前普通人对外企的向往。但是如今的互联网营销追崇实时ROI监控的效果广告,即使是内容创作本身,短视频的短平快、土味和反转,也让4A公司毫无招架之力。过去那些精美的VCR广告,现在很多up主借助AI做出来的也非常精致,人家还自带流量和曝光。
五、怎么破解35岁危机?
我自己现在也处于危机中,写了《一个35+互联网人的自白书和求职信》,我现在能做的就是:
不忘初心。对行业依然保持热情和体验,多尝试、多思考、多总结。毕竟年龄不是我决定的,但心态和行动是我可以决定的。
坚持。相信度过了野蛮生长期的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后,会重新认识到专业、经验和阅历的价值。不仅责任心强,情绪更稳定,角度更全面,其实成本也不高。
白杨SEO补:
如何破解35岁危机?如果你现在不到35岁,你应该早就有危机意识,提前布局,不要一直打工而忘记做自己个人影响力。应该去收集一些可以用到资源人脉。
如果你快到或者已经35岁了,这个时候除了上面说的不忘初心和坚持外,我觉得你更应该走出去多看看,别人的35岁是怎么渡过的,有没有参考借鉴意义,千万不要一个人自我屏蔽瞎想。
人人都会面临中年危机,有人早一些,有人晚一些。但我们要把这个危机分开看,不要只看到危,我们也要去看到机。危机和机遇都是相伴而出现。所以危机危机,说不定正好你的机遇来了呢?你说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