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新品“擦边”激起公愤,却是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

创业网 创业故事分享 2024-06-30 15:18:36
  喜茶新品“擦边”激起公愤,却是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
  到底什么叫擦边?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在互联网中,是指在直播短视频等平台上靠衣着暴露、行为挑逗吸引眼球的低俗行为。
  所以对于擦边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衣着暴露,利用微妙的暗示、双关语或视觉效果吸引眼球,从而获取关注与流量,也是擦边。
  而且后一种擦边有时候比前者更可怕,因为很难被定性并监管。
  在品牌营销的江湖里,擦边营销其实是家常便饭。毕竟按套路出牌不一定有人买账,擦边更吸引眼球,也更容易破圈。
  最近的例子就是那个在小红书评论里教别人做擦边直播的女律师。她虽然矢口否认自己的短视频擦边,但却充满了各种不良暗示。
  而企业做营销,擦边最巧妙的是椰树,一句“从小喝到大”的广告词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虽然最近因为“用椰子擦乳”“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飞机场’”等广告语被罚了40万,但却丝毫没有阻挡椰树将擦边营销进行到底的“决心”。
  擦边擦得好,流量不会少,众多企业那是屡试不爽,之前因擦边栽过一次跟头的喜茶又一次加入了擦边大军。
  01
  喜茶新品,太容易令人想歪
  近日,喜茶携手芬兰设计品牌Marimekko的联名活动中,推出了一款名为“小奶栀”的饮品。
  “小奶栀”这个名字,乍一看似乎并无不妥,但仔细品味,其谐音与隐喻让人浮想联翩。
  喜茶这款新品一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有人认为喜茶是故意的,想通过擦边暗示引爆话题。也有人觉得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甚至有侮辱女性之嫌。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认为网友过度敏感,如果不去刻意联想,这个词并没有什么问题。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问题在于,喜茶为什么不给这款栀子香的奶茶饮品起名叫“小栀香”,或者直接取饮品介绍中的词汇,叫“喜悦生花”,而不是“小奶栀”这么个容易让人想歪的词。
  持反对意见的人是愤怒的,他们甚至吐槽,干脆这款饮品直接叫“小牛栀”得了,擦边也擦得更直接更干脆。
  “有争议才能破圈”,喜茶的这次尝试也许有意大于无意。目的就是靠擦边争议破圈,让流量爆炸式增长。
  02
  擦边,成了游走在边缘的营销“艺术”
  不得不说,喜茶这个名起的,的确让新品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即便负面刷屏,但不可否认,它成功吸引了大量眼球。尤其在女性用户占主导的小红书上,热度居高不下,成功诠释了什么叫黑红也是红。
  只可惜,擦边就是在法律、道德和社会接受度的边缘试探,它如同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迅速破圈,用得不好则可能自毁长城。
  国民品牌椰树的案例便是前车之鉴,而喜茶此次“小奶栀”的命名,是又一次在试探公众的底线。
  抛开道德伦理先不说,擦边营销想做得好,关键在于尺度拿捏是否精准。
  喜茶的“小奶栀”就像是在走钢丝,擦了边,却又留有余地,让人想要批判却又找不到确凿的证据。
  喜茶更是一句“命名考虑不周”,并改名为“小白栀”,搪塞了大部分质疑,将争议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而这种程度的擦边,法律法规上的监管更是无可奈何。
  边确实擦了,然而就“擦半边”,结果是网络上一部分人骂,一部分人理解,甚至还引发了正反两面的讨论。
  在持续制造话题的热度和持续性的同时,喜茶算是学到了擦边营销的精髓,敢于制造话题而不至于失控,最后大不了道歉改名,看来喜茶营销部门的策划和高管都深谙此道。
  03
  前车之鉴不可忘记
  然而,擦边营销,擦的也是一把枪,一不小心,真容易走火崩了自己。
  长远看,过度擦边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可能会损害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忠诚度。
  喜茶作为网红茶饮的代表,其目标客群多为追求品质与生活方式的年轻群体,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居多。
  过度的擦边行为,可能会让这部分顾客感到不适,进而影响品牌忠诚度和复购率。
  回顾过往,喜茶也是擦边的惯犯。2019年与杜蕾斯的联动,就曾因低俗文案遭到公众强烈谴责。
  好了伤疤忘了疼,喜茶又一次尝试擦边,也许是业绩逐年下滑带来的压力。可品牌要想长期发展,在追求创意与话题度的同时,必须维护好自己的品牌形象。
  毕竟,品牌建立不易,一次不慎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喜茶的这次“小奶栀”事件,从表面上看,确实是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
  但靠擦边营销获取的短期流量,只不过是自我麻痹的精神鸦片,上瘾不说,还伤身。
  而且这种流量很难转化为真正的品牌力,只会让企业在品牌建设上更短视。
  只有在不触碰道德底线的前提下,创造有价值、有创意的营销点子,才是品牌营销的真正艺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