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视觉化10大技巧,开启创意密码!
前言:你的产品是包子,你要怎么视觉化?
作为编导,我们当然都知道视觉化很重要,但是面对不同的产品,视觉化的发挥能力是不一样的,因为产品的可视觉化程度不一样。
比如这款包子吧,我说你要拍出具备视觉化的画面,你可能脑子里想到的,是蒸熟了打开的诱人画面,是掰开包子展示里面的馅料特写,又或者是一个人物出镜很好吃的镜头。
想想看我是不是击中了你的想法?
但问题点就在这里,因为我们想出来的画面是所有人都能想到的,那么拍出来的必然流于平庸,在同行素材如此内卷的今天,你又如何能够出圈呢?
产品视觉化一直是重中之重,因为一个千川素材爆,要么口播爆,要么画面爆,无奈多数的编导都总是用常识表达,但却不知道——
常识,是创意最大的敌人。
为了反常识,本篇会展现十种千川素材视觉化方法论,这些均来自过去五年对视觉化的掌握,当你看完再回头去思考包子的视觉化,你的思路会打开很多。
1
小于大,用在哪里哪里就是视觉化
我们在拍摄当中,习惯于物品是什么大小就拍什么大小,但是我们只需要刻意改变产品哪怕是道具的大小,都可以形成画面的视觉化。
比如你拍一个做菜的素材,同样的两个内容,A视频用一个普通的锅,B视频用一个超乎平常使用的锅,你的视觉化停留就来了。
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产生视觉化,而且还不影响产品转化率,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物体的大小改变,有两个注意的细节,第一是不只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第二,物体的改变不一定出现在卖的产品,还可以出现在出镜的道具上面,比如第一个视频卖的是底料,但改变的是锅。
看如上的八珍糕,左边是普通产品大小,右边是刻意改变的拍摄大小,用右边产品的拍摄,视觉化当然比左边强。
所以拍摄千川素材的时候,想想看,产品或者道具可以去改变大小,就能为你的视觉化加分,甚至是核心爆点。
2
数量多,用在哪里哪里就是强视觉化
用产品的数量效应来获取视觉效果,是千川当中很主流的操作手法,这倒不是说数量多代表性价比,而是多产品的出镜对于画面信息是更饱满的,可以产生更多的视觉张力。
我们以水果为例,A逻辑是你在一筐水果面前拍摄素材,B逻辑是你的整个环境全是你的产品,他带给用户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样的在拍摄一台笔记本这个事情上,两台三台甚至四台笔记本同时出镜,总比一个出镜要好吧,但是我们的常识里面却经常选择前者。
3
动起来,动态的产品天然具备视觉化
在日常拍摄中,我经常跟编导在拍摄现场探讨的话题是,我们尽可能不要让产品处于静态语境,而是要让产品动起来。
这么做的逻辑是因为,人的眼睛天然对动敏感,相反对静无感,想想看你平时看到一个物品或者说听别人上课,一个人坐着讲课跟在你前面来回走动,你的视觉化捕捉当然更持久一些。
比如我们看到举例的视频,一个软糕抖动的画面就极具视觉张力,同样的亚朵星球在拍摄枕头的时候,会通过自动回弹的动作来体现视觉。
看到这段,你可以回头去看看你自己的素材,有多少画面是静态的,而你完全可以赋予动态。
4
产品+外部行为动作化
如果经常刷素材,会看到头盔的爆款素材,是在马路上摔或者用物品砸头盔,当看到这类素材,不停留在表面,去思考,它为什么爆?
从现象看本质,砸只是一个外部施加给产品的一个动作,然后产品在行为当中产生了视觉化的效果,其实背后常用的方法论是——
当产品在常规拍摄中缺乏视觉化,我们可以通过外部的动作,让产品在动作中产生视觉化。
砸是一个动作词,还有哪些动作是可以运用到产品上的?
那多得去了,敲、打、吃、吐、扑、闻、跑、跳、吹、弹、坐、压、揉、捏、撕、剪、拉、砸、摇、摔、撞、锤、扭、抚、踩、扔、踹、咬、抓、捅、烧、蹬、捏...
如图所示,展现芝士烧卖,用拉的动作展现拉撕感,行李箱用了撞的动作,椰子用了挤的动作,羽绒服用了剪的动作。
总之万物都可以找到一个外部行为动作,赋予产品视觉化,所以想想看,当你觉得你的画面没有爆点,结合什么动作可以产品视觉爆点。
5
将产品进行极端性测试
想想看,这款保温杯,如果让你做一个极端测试,你会怎么做,你可能想到的在保温杯里放开水,然后在冰箱里冰一会儿儿。
思路没有错,但是这只是普通测试,视觉化爆点不存在测试上,而是存在极端化测试上,比如真正爆的作品是如下的样子。
极端测试在很多领域都适用,比如一条鲨鱼裤,普通的测试思维是找一个胖子试穿,但是极端测试是穿个人进去的同时,还能放行李箱、水桶。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困境,你说这个我能懂,但是我的产品没有可以测试的点,那同样回去看保温杯这个案例。
从常识的角度,几乎没人会去用这样的方式去测试保温效果,毕竟保温并不是用户购买一款保温杯的核心要素,但是别人为什么这么做了?核心还是自己缺乏思考。
6
改变产品本身实现视觉化
什么是复合肥悖论?我们先用一个生活例子来说明现象。
早些年国内施肥都是单项肥,后来出现了复合肥,但是复合肥在当年推出的时候是不畅销的,农企想了很久都没找到原因。
最早版本的复合肥跟单项肥外观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但价格又更贵一些,对于大字不识的农民群体来说,你说这叫复合肥,这不都一样嘛,凭什么要我花更多的钱。
于是农企想了个对策,就是将复合肥的产品本身赋予不同颜色,这样对于农户来说,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由不同的肥料组合在一起的,后来产品就很快打开了销路。
复合肥悖论其实出现在产品销售的各个领域,比如早期的电视接收器,有那么几年,企业推出具备更强接收能力的无线接收器,但是卖的不好,是因为在用户认知里,有天线会比没天线接收信号能力更强,所以后来推出了四根天线的卖爆了。
我为什么引入这些故事,是想说明的是,我们的惯有思维里,是产品是什么就怎么拍,从不去思考产品本身有什么问题。
其实产品可能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产品本身不好视觉化,第二,明明有视觉化潜质,但是拍出来不能视觉化。
就比如烧卖这个产品,一般的烧卖不太好视觉化,怎么办呢,我修改产品本身,做一款芝士烧卖,这就好办了,因为芝士烧卖可以拉丝啊,光这个产品特性就可以拍很多爆款画面。
这叫做通过修改产品本身,赋予产品视觉化爆点。
像这类型的案例比比皆是,我昨天还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品牌在推一个大果冻,想想看嘛,常规的果冻怎么可能爆呢。
与其揪着一个视觉化极弱的产品拍的半死不活,不如重新优化产品,反向赋予产品视觉化爆点,比如像上述的大果冻,比起一般的果冻,好拍多了吧,而且还具备新奇特的好奇性。
很早前我就说过,作为千川模式,核心就两个,一个选品,一个素材,产品应该要为千川模式服务,第一符合千川要求的利润空间,第二,要视觉化好拍,也就是为视觉化服务。
大多数团队,并不是视觉能力不好,而是拿到一款难拍的的产品无脑硬拍,这种千川模式被动的为产品服务的打品会变得极为困难。
刚才提到的是第一点,第二点指的是产品确实具备视觉化爆点,但是拍不出来,比如同样是芝士烧卖,你想着芝士拉丝,但是产品拉不出那样的效果啊,因为要达到那样的效果必然要增加很多芝士,芝士多了,用户觉得太甜了也不会买。
这可怎么办?别太固守思维,我拍的时候难道不会多加点芝士吗,但是卖给用户的归用户的,这根本不影响用户食用,有哪个用户有病会因为买了不看味道看拉丝不成就给你仅退款啊?
别说,按照抖音这种病态的消费环境,还真有!(狗头玩笑)
如上也可以看到,撒尿烤肠需要拍出咬下去就满嘴喷汁的感觉,用户拿到的产品直接拍是不可能拍的出来滴,找厂家专门给你来个拍摄定制款就解决了。
7
用道具来做辅助也是视觉化
前面我们说了,如果你的产品不好视觉化,可以借助行为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视觉化,而接下来这个技巧,则是将产品置身于外部道具来展现视觉化。
比如说你要拍摄一条内裤冰丝透凉,光嘴巴讲,光直接的产品展示很困难,这时候不如借助道具,那么通过什么道具可以展现产品卖点?
当然你想到的是通过干冰的方式,因为你看到过类似的画面,答案是正确的,当然还可以选择把产品置身于水中晃动,也能做到极具视觉化,当然还可以在裤子里面放七色棒,通过颜色的透视展现卖点。
这些都是通过外部道具的方式,来做到产品的视觉化,它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再比如一款音响,如何借助外部道具视觉化?
用水可以,因为音响播放会产生震动,在音响上面放水甚至直接把音响放置水中产生视觉化的震感,这不就是视觉化吗?
8
产品溯源就是视觉化
作为一款猫屎糖,包装很普通,产品外观很普通,我们怎么去视觉化?
当面对同样的问题,即产品本身很普通的时候,我们在视觉化提取上,并不一定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可以从产品溯源的流程上去寻找视觉化爆点。
什么是产品溯源,将产品推倒至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包装等所有前置的环节,并从中发现视觉化爆点。
这个过程绝不是靠想象,而是真正深入的溯源的环节,即走进现场,去看你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可以提炼为视觉化爆点。
比如猫屎糖这个产品,发现制作过程中就产生了视觉化爆点,铁棍粉不好拍,结果溯源过程中,发现用机械挖铁棍的过程挺视觉化的,这也是爆点,同样是土鸡蛋,掏鸡蛋不也是视觉化爆点吗?
产品溯源就一定是出现在食品领域吗?当然不是,比如一款羊绒,通过溯源剃羊毛的这个视觉化场景,不也是为素材加分吗?
总结,当产品本身不好拍,回头去溯源所有的环节,找出视觉化强的部分你,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片段,都可以为作品加分。
9
流量密码就是视觉化
买男性产品的加个女性,卖女性产品的加个男性,点击率一定比不加好,因为男欢女爱是天然的视觉锤。
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就是很少有人去做,大量的作品,明明用户是男性,偏偏得弄个没任何特点的,出不出镜都无所谓的人,你就不会找个好看的女性?
同样是卖女性类产品,去找个女生喜欢,颜值、身材好看的啊,为什么你自己那么丑那么油腻还得亲自出镜?
有人说这样做会扰乱标签,我怕你是脑子有病,利用流量密码不代表就得露胸露腿,展现方式太多了。
10
形成认知上的冲突,就是一种视觉化
每个人都活在习以为常的认知中,如果突然出现一种要素,是之前的认知中不常见的,甚至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就会形成冲突。
比如美食作品你拍人不能火,如果是猫就火了,账号代表料理猫王,习以为常卖丝袜、卖高跟鞋的是女性,你用女性不一定爆,但是男性就很容易爆,再比如服装,二十岁的小伙不一定爆,七十岁大爷就能爆。
冲突就是视觉化,实现了视觉化就实现了用户停留,有无数的爆量作品掌握此法从差异化内卷中胜出,想想看如上的案例哪个不是因为利用了冲突。
想要实现冲突的前提,是具备素材要素拆分架构,我们需要去思考,千川素材能被细分为哪些要素?
一个拍摄中,人物是要素、环境是要素、道具是要素、音乐是要素,同样人物再细分,性别、年龄、声音等都是要素。
当竞品素材面临内卷,尝试去跳出常规思维,从内容中细分一种要素,以全新的要素替换它,刻意颠覆用户的认知,就可以摆脱内卷。
所有爆量素材的共性,是但凡爆了,就至少会存在两个以上的视觉化爆点,用户之所以被打动,爆点贡献了80%。
爆点画面的打造,不是靠临时起意,更不是靠偶然,而是具备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论,如上所示,我们总结了十种方法。
当你在拍素材时,我推荐的使用流程,是自己先拟定初级脚本,然后在拍摄前,对着如上的方法论,想想看,有哪几个技巧是可以用在脚本上的。
同样如果你日常素材不爆量,对照上述十个方法,想想看,哪些画面部分,可以通过哪种方法去优化。
这完全是一个对着抄就可以用的方法论,记住他们,并且在你的产品上套用他们,每一次做素材,想想我能用到十种方法的哪一种,即便每次用上1~2种,产品视觉化都会更强。
最后回到开头的定调,关于反常识的问题。
为什么你会做出平庸的素材,因为你总是在合理的逻辑内创作,你潜意识里认为素材就是这样子拍的,这就像八股文的文人墨客,每一个创意都墨守陈规。
优秀的编导早已脱出常人思维,第一他们不把自己当人,第二,他们把用户当傻子,无视觉化的爆点画面如同床上动作很猛烈,但没有高潮。
广告本就是荒诞的艺术,不要用合理定义产品,也不要用常识构想画面,视觉是爆量第一目标。
常识,是创意最大的敌人。
前言:你的产品是包子,你要怎么视觉化?
作为编导,我们当然都知道视觉化很重要,但是面对不同的产品,视觉化的发挥能力是不一样的,因为产品的可视觉化程度不一样。
比如这款包子吧,我说你要拍出具备视觉化的画面,你可能脑子里想到的,是蒸熟了打开的诱人画面,是掰开包子展示里面的馅料特写,又或者是一个人物出镜很好吃的镜头。
想想看我是不是击中了你的想法?
但问题点就在这里,因为我们想出来的画面是所有人都能想到的,那么拍出来的必然流于平庸,在同行素材如此内卷的今天,你又如何能够出圈呢?
产品视觉化一直是重中之重,因为一个千川素材爆,要么口播爆,要么画面爆,无奈多数的编导都总是用常识表达,但却不知道——
常识,是创意最大的敌人。
为了反常识,本篇会展现十种千川素材视觉化方法论,这些均来自过去五年对视觉化的掌握,当你看完再回头去思考包子的视觉化,你的思路会打开很多。
1
小于大,用在哪里哪里就是视觉化
我们在拍摄当中,习惯于物品是什么大小就拍什么大小,但是我们只需要刻意改变产品哪怕是道具的大小,都可以形成画面的视觉化。
比如你拍一个做菜的素材,同样的两个内容,A视频用一个普通的锅,B视频用一个超乎平常使用的锅,你的视觉化停留就来了。
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产生视觉化,而且还不影响产品转化率,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物体的大小改变,有两个注意的细节,第一是不只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第二,物体的改变不一定出现在卖的产品,还可以出现在出镜的道具上面,比如第一个视频卖的是底料,但改变的是锅。
看如上的八珍糕,左边是普通产品大小,右边是刻意改变的拍摄大小,用右边产品的拍摄,视觉化当然比左边强。
所以拍摄千川素材的时候,想想看,产品或者道具可以去改变大小,就能为你的视觉化加分,甚至是核心爆点。
2
数量多,用在哪里哪里就是强视觉化
用产品的数量效应来获取视觉效果,是千川当中很主流的操作手法,这倒不是说数量多代表性价比,而是多产品的出镜对于画面信息是更饱满的,可以产生更多的视觉张力。
我们以水果为例,A逻辑是你在一筐水果面前拍摄素材,B逻辑是你的整个环境全是你的产品,他带给用户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样的在拍摄一台笔记本这个事情上,两台三台甚至四台笔记本同时出镜,总比一个出镜要好吧,但是我们的常识里面却经常选择前者。
3
动起来,动态的产品天然具备视觉化
在日常拍摄中,我经常跟编导在拍摄现场探讨的话题是,我们尽可能不要让产品处于静态语境,而是要让产品动起来。
这么做的逻辑是因为,人的眼睛天然对动敏感,相反对静无感,想想看你平时看到一个物品或者说听别人上课,一个人坐着讲课跟在你前面来回走动,你的视觉化捕捉当然更持久一些。
比如我们看到举例的视频,一个软糕抖动的画面就极具视觉张力,同样的亚朵星球在拍摄枕头的时候,会通过自动回弹的动作来体现视觉。
看到这段,你可以回头去看看你自己的素材,有多少画面是静态的,而你完全可以赋予动态。
4
产品+外部行为动作化
如果经常刷素材,会看到头盔的爆款素材,是在马路上摔或者用物品砸头盔,当看到这类素材,不停留在表面,去思考,它为什么爆?
从现象看本质,砸只是一个外部施加给产品的一个动作,然后产品在行为当中产生了视觉化的效果,其实背后常用的方法论是——
当产品在常规拍摄中缺乏视觉化,我们可以通过外部的动作,让产品在动作中产生视觉化。
砸是一个动作词,还有哪些动作是可以运用到产品上的?
那多得去了,敲、打、吃、吐、扑、闻、跑、跳、吹、弹、坐、压、揉、捏、撕、剪、拉、砸、摇、摔、撞、锤、扭、抚、踩、扔、踹、咬、抓、捅、烧、蹬、捏...
如图所示,展现芝士烧卖,用拉的动作展现拉撕感,行李箱用了撞的动作,椰子用了挤的动作,羽绒服用了剪的动作。
总之万物都可以找到一个外部行为动作,赋予产品视觉化,所以想想看,当你觉得你的画面没有爆点,结合什么动作可以产品视觉爆点。
5
将产品进行极端性测试
想想看,这款保温杯,如果让你做一个极端测试,你会怎么做,你可能想到的在保温杯里放开水,然后在冰箱里冰一会儿儿。
思路没有错,但是这只是普通测试,视觉化爆点不存在测试上,而是存在极端化测试上,比如真正爆的作品是如下的样子。
极端测试在很多领域都适用,比如一条鲨鱼裤,普通的测试思维是找一个胖子试穿,但是极端测试是穿个人进去的同时,还能放行李箱、水桶。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困境,你说这个我能懂,但是我的产品没有可以测试的点,那同样回去看保温杯这个案例。
从常识的角度,几乎没人会去用这样的方式去测试保温效果,毕竟保温并不是用户购买一款保温杯的核心要素,但是别人为什么这么做了?核心还是自己缺乏思考。
6
改变产品本身实现视觉化
什么是复合肥悖论?我们先用一个生活例子来说明现象。
早些年国内施肥都是单项肥,后来出现了复合肥,但是复合肥在当年推出的时候是不畅销的,农企想了很久都没找到原因。
最早版本的复合肥跟单项肥外观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但价格又更贵一些,对于大字不识的农民群体来说,你说这叫复合肥,这不都一样嘛,凭什么要我花更多的钱。
于是农企想了个对策,就是将复合肥的产品本身赋予不同颜色,这样对于农户来说,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由不同的肥料组合在一起的,后来产品就很快打开了销路。
复合肥悖论其实出现在产品销售的各个领域,比如早期的电视接收器,有那么几年,企业推出具备更强接收能力的无线接收器,但是卖的不好,是因为在用户认知里,有天线会比没天线接收信号能力更强,所以后来推出了四根天线的卖爆了。
我为什么引入这些故事,是想说明的是,我们的惯有思维里,是产品是什么就怎么拍,从不去思考产品本身有什么问题。
其实产品可能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产品本身不好视觉化,第二,明明有视觉化潜质,但是拍出来不能视觉化。
就比如烧卖这个产品,一般的烧卖不太好视觉化,怎么办呢,我修改产品本身,做一款芝士烧卖,这就好办了,因为芝士烧卖可以拉丝啊,光这个产品特性就可以拍很多爆款画面。
这叫做通过修改产品本身,赋予产品视觉化爆点。
像这类型的案例比比皆是,我昨天还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品牌在推一个大果冻,想想看嘛,常规的果冻怎么可能爆呢。
与其揪着一个视觉化极弱的产品拍的半死不活,不如重新优化产品,反向赋予产品视觉化爆点,比如像上述的大果冻,比起一般的果冻,好拍多了吧,而且还具备新奇特的好奇性。
很早前我就说过,作为千川模式,核心就两个,一个选品,一个素材,产品应该要为千川模式服务,第一符合千川要求的利润空间,第二,要视觉化好拍,也就是为视觉化服务。
大多数团队,并不是视觉能力不好,而是拿到一款难拍的的产品无脑硬拍,这种千川模式被动的为产品服务的打品会变得极为困难。
刚才提到的是第一点,第二点指的是产品确实具备视觉化爆点,但是拍不出来,比如同样是芝士烧卖,你想着芝士拉丝,但是产品拉不出那样的效果啊,因为要达到那样的效果必然要增加很多芝士,芝士多了,用户觉得太甜了也不会买。
这可怎么办?别太固守思维,我拍的时候难道不会多加点芝士吗,但是卖给用户的归用户的,这根本不影响用户食用,有哪个用户有病会因为买了不看味道看拉丝不成就给你仅退款啊?
别说,按照抖音这种病态的消费环境,还真有!(狗头玩笑)
如上也可以看到,撒尿烤肠需要拍出咬下去就满嘴喷汁的感觉,用户拿到的产品直接拍是不可能拍的出来滴,找厂家专门给你来个拍摄定制款就解决了。
7
用道具来做辅助也是视觉化
前面我们说了,如果你的产品不好视觉化,可以借助行为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视觉化,而接下来这个技巧,则是将产品置身于外部道具来展现视觉化。
比如说你要拍摄一条内裤冰丝透凉,光嘴巴讲,光直接的产品展示很困难,这时候不如借助道具,那么通过什么道具可以展现产品卖点?
当然你想到的是通过干冰的方式,因为你看到过类似的画面,答案是正确的,当然还可以选择把产品置身于水中晃动,也能做到极具视觉化,当然还可以在裤子里面放七色棒,通过颜色的透视展现卖点。
这些都是通过外部道具的方式,来做到产品的视觉化,它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再比如一款音响,如何借助外部道具视觉化?
用水可以,因为音响播放会产生震动,在音响上面放水甚至直接把音响放置水中产生视觉化的震感,这不就是视觉化吗?
8
产品溯源就是视觉化
作为一款猫屎糖,包装很普通,产品外观很普通,我们怎么去视觉化?
当面对同样的问题,即产品本身很普通的时候,我们在视觉化提取上,并不一定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可以从产品溯源的流程上去寻找视觉化爆点。
什么是产品溯源,将产品推倒至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包装等所有前置的环节,并从中发现视觉化爆点。
这个过程绝不是靠想象,而是真正深入的溯源的环节,即走进现场,去看你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可以提炼为视觉化爆点。
比如猫屎糖这个产品,发现制作过程中就产生了视觉化爆点,铁棍粉不好拍,结果溯源过程中,发现用机械挖铁棍的过程挺视觉化的,这也是爆点,同样是土鸡蛋,掏鸡蛋不也是视觉化爆点吗?
产品溯源就一定是出现在食品领域吗?当然不是,比如一款羊绒,通过溯源剃羊毛的这个视觉化场景,不也是为素材加分吗?
总结,当产品本身不好拍,回头去溯源所有的环节,找出视觉化强的部分你,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片段,都可以为作品加分。
9
流量密码就是视觉化
买男性产品的加个女性,卖女性产品的加个男性,点击率一定比不加好,因为男欢女爱是天然的视觉锤。
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就是很少有人去做,大量的作品,明明用户是男性,偏偏得弄个没任何特点的,出不出镜都无所谓的人,你就不会找个好看的女性?
同样是卖女性类产品,去找个女生喜欢,颜值、身材好看的啊,为什么你自己那么丑那么油腻还得亲自出镜?
有人说这样做会扰乱标签,我怕你是脑子有病,利用流量密码不代表就得露胸露腿,展现方式太多了。
10
形成认知上的冲突,就是一种视觉化
每个人都活在习以为常的认知中,如果突然出现一种要素,是之前的认知中不常见的,甚至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就会形成冲突。
比如美食作品你拍人不能火,如果是猫就火了,账号代表料理猫王,习以为常卖丝袜、卖高跟鞋的是女性,你用女性不一定爆,但是男性就很容易爆,再比如服装,二十岁的小伙不一定爆,七十岁大爷就能爆。
冲突就是视觉化,实现了视觉化就实现了用户停留,有无数的爆量作品掌握此法从差异化内卷中胜出,想想看如上的案例哪个不是因为利用了冲突。
想要实现冲突的前提,是具备素材要素拆分架构,我们需要去思考,千川素材能被细分为哪些要素?
一个拍摄中,人物是要素、环境是要素、道具是要素、音乐是要素,同样人物再细分,性别、年龄、声音等都是要素。
当竞品素材面临内卷,尝试去跳出常规思维,从内容中细分一种要素,以全新的要素替换它,刻意颠覆用户的认知,就可以摆脱内卷。
所有爆量素材的共性,是但凡爆了,就至少会存在两个以上的视觉化爆点,用户之所以被打动,爆点贡献了80%。
爆点画面的打造,不是靠临时起意,更不是靠偶然,而是具备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论,如上所示,我们总结了十种方法。
当你在拍素材时,我推荐的使用流程,是自己先拟定初级脚本,然后在拍摄前,对着如上的方法论,想想看,有哪几个技巧是可以用在脚本上的。
同样如果你日常素材不爆量,对照上述十个方法,想想看,哪些画面部分,可以通过哪种方法去优化。
这完全是一个对着抄就可以用的方法论,记住他们,并且在你的产品上套用他们,每一次做素材,想想我能用到十种方法的哪一种,即便每次用上1~2种,产品视觉化都会更强。
最后回到开头的定调,关于反常识的问题。
为什么你会做出平庸的素材,因为你总是在合理的逻辑内创作,你潜意识里认为素材就是这样子拍的,这就像八股文的文人墨客,每一个创意都墨守陈规。
优秀的编导早已脱出常人思维,第一他们不把自己当人,第二,他们把用户当傻子,无视觉化的爆点画面如同床上动作很猛烈,但没有高潮。
广告本就是荒诞的艺术,不要用合理定义产品,也不要用常识构想画面,视觉是爆量第一目标。
常识,是创意最大的敌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