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如何引领城市经济?重庆的答案
近日,重庆的一家科技公司频频成为全球媒体的焦点。9月13日,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摩方精密),出现在美国《财富》杂志“2023年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创业公司”榜单中。12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进一步对该公司进行了报道。
图片
重庆作为一座中部城市,过往似乎少有科技创新企业的身影,甚至在2023年以前,登陆科创板的重庆企业寥寥无几。这家公司有什么独特之处?笔者带着好奇去深入了解一番,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重庆招商和创新之路。
摩方精密起步于2016年,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够制造最高打印精度达到2微米,并实现工业化应用的超精密3D打印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超精密3D打印领域垄断全球。
自2018年底全球平台启动以来,摩方精密已与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公司已安装超过400套打印系统,包括苹果公司、英特尔、波音公司等在内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包括日本东京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在内的众多世界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均采购了摩方精密的设备及服务,创造了我国企业出口高附加值精密制造装备至欧、美、日、韩等传统精密制造强国的罕见案例。
重庆摩方精密办公室外,挨着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分别设立的研发机构,再往外是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同济大学的研究所,以及落户重庆两江新区的众多创新企业。在这样一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内,层出不穷的原创技术,从无数个研发室、工厂诞生。
近年来,重庆先后启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等重点专项,成效显著。仅2022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成果(企业)公示57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04项、技术发明奖24项、科技进步奖434项、企业技术创新奖13项。换句话说,摩方精密只是重庆“科技创新大爆发”的一角。
几年前,重庆认识到,通过原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加快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为城市提升品质和竞争力提供支撑。而今,一年近600项科学技术成果,证明了重庆科技之城的成效,正如数据所显示,重庆正在迎来科创爆发。
那么,它为何会是内陆城市重庆?
1
原创技术点燃城市经济引擎
2021年3月,全球光电领域最高奖“棱镜奖”揭晓,一家来自重庆两江新区的企业——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击败两家美国著名的光电上市公司nLight和IPG,摘得“制造业”类别大奖,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凭借本土原创领先技术,摘得此世界性大奖。
摩方精密专注于高精度的精密生产制造技术,由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华人科学家团队在2016年联合创立,其独创的2微米高精度增材制造技术,填补了行业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目前为止,其在全球尚找不到竞争对手。
图片图片
图 / 摩方精密制造的精细样件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则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当前的技术热潮下,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资源角逐,转向了科技创新的角力。每一座城市都在思考,如何结合自身的优势,培育、发展出一批原创技术,实现以科创引领城市转型的目标。
摩方精密这类以原创技术引领世界的企业的出现,只是重庆这座中部内陆城市科创转型的冰山一角。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的重庆,正在持续汇聚全社会创新资源和力量,加快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提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重庆产业转型的决心和力度:2017-2022年,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2%,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19%、31.1%。六个支柱产业产值规模均迈上千亿级台阶,汽车、电子产业分别达到4500亿、7000亿级规模。
数据的背后,是无数以摩方精密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企业的引入和技术人才的汇聚。截至2023年初,重庆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42989家、6348家、255家,上市公司数量从2017年的31家,增加到90家。2017-2022年,重庆累计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5.6万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600万人。
图片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在摩方精密所在的重庆两江新区,已建成2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14个国家级“双创”载体、45个市级“双创”载体,累计孵化企业突破5000家,构建了全链条培育体系,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数量均位居重庆第一,成为重庆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一批批有着原创前沿技术的生物制药、工业软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顶尖公司,带着各自的人才和原创技术在重庆落地、冒尖、壮大,就像一颗颗星星,点亮了重庆的科创版图。
为何能达到这样的成绩?重庆是如何正确点燃这场科创风暴的?
2
筑巢引凤,服务型政府的多重角色
重庆给出了答案:政府要积极扮演多重角色。
首先,政府是设立目标和制定各项政策的主导。“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要将城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8%以上,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2023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23次提到“科技”二字。全力抓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是重庆近年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为促进原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重庆政府对原创技术实施奖励政策,并推动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产业政策行动纲领,如印发了《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简称《规划》),通过法律、金融等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进产业创新。
图片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规划》提出的12项预期性指标,包括到2025年重庆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到16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700件、地理标志拥有量达到300件、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等。
其次,政府是资源支持者,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和工具。重庆政府在建设“双创”平台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打造了诸如“双创空间”、“众创空间”等多个孵化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包括场地、设备、资金、法律咨询等在内的一站式的服务和支持。
此外,政府也倡导成立一些专门的科技投资基金,以便在需要时向企业提供资金帮助,为科创企业铺好“快车道”。2022年7月,摩方精密完成3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中就有重庆两江基金等众多知名机构的身影。
最后,政府是产业协调人,促进产业协同、高效发展。重庆政府通过积极引导和组织各类产业创新主体,加快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了本地区原创技术的转型升级和应用。
同时,政府也适时举办一些具有意义并且有利于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会议和论坛,为企业巩固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更大效用地发挥其功能,提供顶层指导,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和服务,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本地区原创技术发展。
在产业突破创新过程中,技术的领先与大规模应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以摩方精密为例,当摩方精密进入两江协同创新区时,虽然技术已经是全球顶尖,但还需要更多的应用场景,来不断地打磨、完善技术,让技术进一步走向成熟。这时企业的需求变得多样化。这不是摩方精密一家企业的需求,而是在技术发展道路上,所有企业都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也觉察到这一点,在原创技术的城市争夺战中,重庆通过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创造了培育原创技术的肥沃土壤,促进一系列尖端原创技术与实际产业应用相结合。例如,考虑到“产学研”结合是促进原创技术发展和转化的重要方式,重庆提出了明月湖超高精密增材研究院+共享服务平台的创新模式。
作为一个典型的“产学研”结合平台,研究院将包括摩方精密的高精密3D打印技术在内的一系列“高精尖”技术,开放性地提供给国内乃至全球的企业及院校使用。
这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客户使用新技术的门槛;另一方面,在研究院的综合协调下,摩方精密可以携手两江协同创新区的35家科研院所,汇聚不同行业的经验和实际产业需求,拓展新型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场景,同时联合攻关下一代精密制造材料、工艺,形成新的产业链聚集,源源不断地为新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研发、市场动力。
重庆两江新区在其高标准打造的两江协同创新区内建设共享服务平台,长期运用多种措施,引导企业善用政府补贴、扶持和优惠政策等,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推广应用力度。此外,研究院还提供技术培训、创新研发、产业对接、资本对接等服务,为实现超高精度增材制造技术与本地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3
树木成林形成创新矩阵,促产业枝繁叶茂
重庆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和措施,极大地鼓励了本地企业探索新的市场方向和开发新的产品,为本地企业在原创技术竞争中取得优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得益于重庆政府系列产业政策的扶持,摩方精密这家总部在重庆的公司,不仅在国内布局了北京、上海、深圳、珠海、厦门等城市,还在美国波士顿、圣地亚哥、日本东京、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等均设有分支机构,创造了将国产原创高端设备反向出口发达工业国家的盛景。
如果说政府的角色是提供树苗成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空气,那企业能否从一棵棵树苗,长成一片森林,就要看掌握原创技术的公司的数量多寡和背后动力,大树多了,自然便成了林。
近年来,重庆不断涌现本土创新型企业和原创技术成果,这些成果闪现在汽车、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领域,涵盖了整个制造业生态系统。随着原创技术的成功应用和不断迭代,不仅让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也大大提升了重庆市在制造业领域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摩方精密所在的增材制造赛道,也就是俗称的3D打印,被誉为催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21项颠覆性技术之一,也是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之一。
迥异于传统“车、铣、刨、磨”等减材制造方法,增材制造基于数字模型,将材料在三维方向上采用逐点/逐线/逐层堆积方法,制造出实体结构。
图片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这一创新性的制造技术,为制造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法,不仅可以突破现有加工技术局限,为设计师增加设计自由度,还能通过加强产品集成度,大幅缩短生产周期,提升工作效率,革命性地减少材料损耗,实现绿色制造,并能满足高性能产品的特殊需求,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之一。
摩方精密则在颠覆性赛道进一步创造了颠覆性技术,其在全球找不到对标的、独特的高精度加工能力及材料品类,特别擅长制造具有复杂结构,以及对加工精度要求高、传统工艺难以制造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恰恰是同样位于重庆的不少“高精尖”制造工厂所需的。借助摩方精密的颠覆性技术,大量企业有望突破传统精密制造瓶颈,实现产业链升级或重构。
以摩方精密在牙科领域的应用为例,2023年,摩方精密研发出一款前所未有的超薄“牙齿贴面”产品。牙齿贴面是牙齿美白修复技术的一种,将近似牙色的材料“贴”在牙齿表面,以达到恢复牙齿形态、改善色泽、保护牙齿的作用。通常,产品厚度决定了是否需要打磨原有牙釉质。
传统技术生产的陶瓷牙齿贴面最低厚度在400微米以上,摩方精密制作的这一牙齿贴面,最小厚度仅为传统产品的1/10,且强韧性超越以往产品,可以帮助患者免除大量磨牙带来的痛苦体验,更大程度地保留牙釉质,从而为该产业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提供全新的动力。
原创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仅在于其可以催化一家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在于其可以反哺产业和城市,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汇聚,推动产业结构加快升级,进而形成正循环。
进入创立的第七年,摩方精密逐渐从初创走向成熟,其对自身的定位已经从生产制造型企业,转为技术赋能型平台。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不断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摩方精密已在精密陶瓷器件、精医疗器械、高频通讯、先进检测仪器等领域与相关企业及院所进行深度合作,并在生产标准化、生产体系方面不断积累经验。未来,其有望赋能各行各业,将突破性的精密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具备完善市场的不同领域的产品批量化生产线中,给城市产业繁荣持续注入活力。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庆提出将继续采取措施,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可以预见,未来重庆将聚集越来越多的原创技术,推动重庆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实现经济更好、更优的可持续增长。
近日,重庆的一家科技公司频频成为全球媒体的焦点。9月13日,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摩方精密),出现在美国《财富》杂志“2023年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创业公司”榜单中。12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进一步对该公司进行了报道。
图片
重庆作为一座中部城市,过往似乎少有科技创新企业的身影,甚至在2023年以前,登陆科创板的重庆企业寥寥无几。这家公司有什么独特之处?笔者带着好奇去深入了解一番,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重庆招商和创新之路。
摩方精密起步于2016年,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够制造最高打印精度达到2微米,并实现工业化应用的超精密3D打印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超精密3D打印领域垄断全球。
自2018年底全球平台启动以来,摩方精密已与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公司已安装超过400套打印系统,包括苹果公司、英特尔、波音公司等在内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包括日本东京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在内的众多世界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均采购了摩方精密的设备及服务,创造了我国企业出口高附加值精密制造装备至欧、美、日、韩等传统精密制造强国的罕见案例。
重庆摩方精密办公室外,挨着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分别设立的研发机构,再往外是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同济大学的研究所,以及落户重庆两江新区的众多创新企业。在这样一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内,层出不穷的原创技术,从无数个研发室、工厂诞生。
近年来,重庆先后启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等重点专项,成效显著。仅2022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成果(企业)公示57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04项、技术发明奖24项、科技进步奖434项、企业技术创新奖13项。换句话说,摩方精密只是重庆“科技创新大爆发”的一角。
几年前,重庆认识到,通过原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加快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为城市提升品质和竞争力提供支撑。而今,一年近600项科学技术成果,证明了重庆科技之城的成效,正如数据所显示,重庆正在迎来科创爆发。
那么,它为何会是内陆城市重庆?
1
原创技术点燃城市经济引擎
2021年3月,全球光电领域最高奖“棱镜奖”揭晓,一家来自重庆两江新区的企业——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击败两家美国著名的光电上市公司nLight和IPG,摘得“制造业”类别大奖,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凭借本土原创领先技术,摘得此世界性大奖。
摩方精密专注于高精度的精密生产制造技术,由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华人科学家团队在2016年联合创立,其独创的2微米高精度增材制造技术,填补了行业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目前为止,其在全球尚找不到竞争对手。
图片图片
图 / 摩方精密制造的精细样件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则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当前的技术热潮下,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资源角逐,转向了科技创新的角力。每一座城市都在思考,如何结合自身的优势,培育、发展出一批原创技术,实现以科创引领城市转型的目标。
摩方精密这类以原创技术引领世界的企业的出现,只是重庆这座中部内陆城市科创转型的冰山一角。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的重庆,正在持续汇聚全社会创新资源和力量,加快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提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重庆产业转型的决心和力度:2017-2022年,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2%,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19%、31.1%。六个支柱产业产值规模均迈上千亿级台阶,汽车、电子产业分别达到4500亿、7000亿级规模。
数据的背后,是无数以摩方精密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企业的引入和技术人才的汇聚。截至2023年初,重庆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42989家、6348家、255家,上市公司数量从2017年的31家,增加到90家。2017-2022年,重庆累计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5.6万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600万人。
图片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在摩方精密所在的重庆两江新区,已建成2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14个国家级“双创”载体、45个市级“双创”载体,累计孵化企业突破5000家,构建了全链条培育体系,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数量均位居重庆第一,成为重庆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一批批有着原创前沿技术的生物制药、工业软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顶尖公司,带着各自的人才和原创技术在重庆落地、冒尖、壮大,就像一颗颗星星,点亮了重庆的科创版图。
为何能达到这样的成绩?重庆是如何正确点燃这场科创风暴的?
2
筑巢引凤,服务型政府的多重角色
重庆给出了答案:政府要积极扮演多重角色。
首先,政府是设立目标和制定各项政策的主导。“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要将城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8%以上,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2023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23次提到“科技”二字。全力抓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是重庆近年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为促进原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重庆政府对原创技术实施奖励政策,并推动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产业政策行动纲领,如印发了《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简称《规划》),通过法律、金融等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进产业创新。
图片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规划》提出的12项预期性指标,包括到2025年重庆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到16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700件、地理标志拥有量达到300件、知识产权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等。
其次,政府是资源支持者,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和工具。重庆政府在建设“双创”平台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打造了诸如“双创空间”、“众创空间”等多个孵化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包括场地、设备、资金、法律咨询等在内的一站式的服务和支持。
此外,政府也倡导成立一些专门的科技投资基金,以便在需要时向企业提供资金帮助,为科创企业铺好“快车道”。2022年7月,摩方精密完成3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中就有重庆两江基金等众多知名机构的身影。
最后,政府是产业协调人,促进产业协同、高效发展。重庆政府通过积极引导和组织各类产业创新主体,加快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了本地区原创技术的转型升级和应用。
同时,政府也适时举办一些具有意义并且有利于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会议和论坛,为企业巩固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更大效用地发挥其功能,提供顶层指导,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和服务,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本地区原创技术发展。
在产业突破创新过程中,技术的领先与大规模应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以摩方精密为例,当摩方精密进入两江协同创新区时,虽然技术已经是全球顶尖,但还需要更多的应用场景,来不断地打磨、完善技术,让技术进一步走向成熟。这时企业的需求变得多样化。这不是摩方精密一家企业的需求,而是在技术发展道路上,所有企业都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也觉察到这一点,在原创技术的城市争夺战中,重庆通过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创造了培育原创技术的肥沃土壤,促进一系列尖端原创技术与实际产业应用相结合。例如,考虑到“产学研”结合是促进原创技术发展和转化的重要方式,重庆提出了明月湖超高精密增材研究院+共享服务平台的创新模式。
作为一个典型的“产学研”结合平台,研究院将包括摩方精密的高精密3D打印技术在内的一系列“高精尖”技术,开放性地提供给国内乃至全球的企业及院校使用。
这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客户使用新技术的门槛;另一方面,在研究院的综合协调下,摩方精密可以携手两江协同创新区的35家科研院所,汇聚不同行业的经验和实际产业需求,拓展新型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场景,同时联合攻关下一代精密制造材料、工艺,形成新的产业链聚集,源源不断地为新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研发、市场动力。
重庆两江新区在其高标准打造的两江协同创新区内建设共享服务平台,长期运用多种措施,引导企业善用政府补贴、扶持和优惠政策等,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推广应用力度。此外,研究院还提供技术培训、创新研发、产业对接、资本对接等服务,为实现超高精度增材制造技术与本地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3
树木成林形成创新矩阵,促产业枝繁叶茂
重庆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和措施,极大地鼓励了本地企业探索新的市场方向和开发新的产品,为本地企业在原创技术竞争中取得优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得益于重庆政府系列产业政策的扶持,摩方精密这家总部在重庆的公司,不仅在国内布局了北京、上海、深圳、珠海、厦门等城市,还在美国波士顿、圣地亚哥、日本东京、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等均设有分支机构,创造了将国产原创高端设备反向出口发达工业国家的盛景。
如果说政府的角色是提供树苗成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空气,那企业能否从一棵棵树苗,长成一片森林,就要看掌握原创技术的公司的数量多寡和背后动力,大树多了,自然便成了林。
近年来,重庆不断涌现本土创新型企业和原创技术成果,这些成果闪现在汽车、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领域,涵盖了整个制造业生态系统。随着原创技术的成功应用和不断迭代,不仅让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也大大提升了重庆市在制造业领域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摩方精密所在的增材制造赛道,也就是俗称的3D打印,被誉为催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21项颠覆性技术之一,也是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之一。
迥异于传统“车、铣、刨、磨”等减材制造方法,增材制造基于数字模型,将材料在三维方向上采用逐点/逐线/逐层堆积方法,制造出实体结构。
图片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这一创新性的制造技术,为制造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法,不仅可以突破现有加工技术局限,为设计师增加设计自由度,还能通过加强产品集成度,大幅缩短生产周期,提升工作效率,革命性地减少材料损耗,实现绿色制造,并能满足高性能产品的特殊需求,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之一。
摩方精密则在颠覆性赛道进一步创造了颠覆性技术,其在全球找不到对标的、独特的高精度加工能力及材料品类,特别擅长制造具有复杂结构,以及对加工精度要求高、传统工艺难以制造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恰恰是同样位于重庆的不少“高精尖”制造工厂所需的。借助摩方精密的颠覆性技术,大量企业有望突破传统精密制造瓶颈,实现产业链升级或重构。
以摩方精密在牙科领域的应用为例,2023年,摩方精密研发出一款前所未有的超薄“牙齿贴面”产品。牙齿贴面是牙齿美白修复技术的一种,将近似牙色的材料“贴”在牙齿表面,以达到恢复牙齿形态、改善色泽、保护牙齿的作用。通常,产品厚度决定了是否需要打磨原有牙釉质。
传统技术生产的陶瓷牙齿贴面最低厚度在400微米以上,摩方精密制作的这一牙齿贴面,最小厚度仅为传统产品的1/10,且强韧性超越以往产品,可以帮助患者免除大量磨牙带来的痛苦体验,更大程度地保留牙釉质,从而为该产业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提供全新的动力。
原创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仅在于其可以催化一家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在于其可以反哺产业和城市,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汇聚,推动产业结构加快升级,进而形成正循环。
进入创立的第七年,摩方精密逐渐从初创走向成熟,其对自身的定位已经从生产制造型企业,转为技术赋能型平台。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不断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摩方精密已在精密陶瓷器件、精医疗器械、高频通讯、先进检测仪器等领域与相关企业及院所进行深度合作,并在生产标准化、生产体系方面不断积累经验。未来,其有望赋能各行各业,将突破性的精密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具备完善市场的不同领域的产品批量化生产线中,给城市产业繁荣持续注入活力。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庆提出将继续采取措施,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可以预见,未来重庆将聚集越来越多的原创技术,推动重庆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实现经济更好、更优的可持续增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