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热潮!年轻人正在“爆改”农村

创业网 农村创业 2024-08-11 15:19:51
  掀起热潮!年轻人正在“爆改”农村
  小院青年“爆改”农村,火了
  苍山的巍峨与洱海的宁静,常常被视作诗意生活的代表,成为无数人心之所向的浪漫与自由的象征。
  然而,随着央视推出的一档以素人为主的综艺节目迅速走红,人们惊讶地发现,在这片风景如画的土地上,有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他们远离了都市的繁华,选择在这里起早贪黑地干着“土”不堪言的事情——务农。
  比如,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韩朔刚到古生村时,为了进行有机固废资源化的研究,挨家挨户收垃圾,不仅要跟爱捡塑料瓶的老人“斗智斗勇”,还不被村民理解,甚至遭到过抵触。
  随着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效果显现,村民被充分调动起来,开始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还会主动邀请韩朔和团队成员到家中用餐。
  正是这群小院青年“爆改”农村的故事,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拼多多发起并支持的农业真人秀节目《出道吧!科技小院》掀起了一股热潮,仅一个月时间:
  #出道吧科技小院#同名话题在社交平台阅读量破千万;
  #村民大叔田里劝学生别学农#等节目相关话题阅读数均达到百万级;
  联动《种地吧》节目嘉宾,#十个勤天谈做大做强农业#话题登上热搜;
  科技小院学生自研的厨余垃圾堆肥法、起垄覆膜栽培技术等被广泛学习和讨论;
  ……
  而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全国涉农高校的一个“小院”。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团队在河北曲周县首创了科技小院,旨在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也为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天高地阔的科研平台。
  15年过去,如今的科技小院服务模式不仅发展成了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3.0模式,还拓展至全国31省千余个村庄,甚至走出国门,推广到了老挝和非洲等地区。
  图片
  矛盾,不容忽视
  很多人认同,《出道吧!科技小院》引发的热烈反响,离不开中国农业发展所处在的关键转型阶段。
  而位于风景如画的苍山洱海旁的古生村,以其独特的科技小院模式,成为了转型过程的一个缩影。
  洱海曾因蓝藻爆发,生态环境一度陷入危机。让洱海流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同进步至关重要,这也是古生村科技小院创办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里,一群充满活力的大学生与当地的村民共同生活、劳作,他们的到来,不仅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科技和思想,也显化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图片
  首先,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虽然可以短期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但长期使用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水源,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面临生计问题时,优先考虑能够快速带来收益的生产方式是人之常情,但忽视环境保护其实有损的是长期利益。
  想要双赢,科技力量的介入和推广必不可少。
  在节目中,学生们就用到了水溶性纳米微肥和起垄覆膜栽培技术来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帮助农民减少了成本开支,也保护了洱海的水质,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另外,乡村老龄化的问题在节目中也十分凸显。
  在古生村,这群年轻学生和种地的年长村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观念差异。
  老一辈村民更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而年轻的学生们则带来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信任基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老师金可默,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副教授,从事土壤相关的基础研究。
  农业种植过度施肥是导致洱海污染的原因之一,治理环境问题需要提升当地村民环保意识。金可默的思路是推广绿色智能有机肥。然而,方案落地并不简单。
  学生们免费向农户发放肥料,甚至送货上门,一一讲解肥料的使用方法和这种新型施肥模式的优点。有不少农户反馈积极,但仍然有很多农户不愿意相信这群年轻人的研究成果。
  在使用过程中,有的农户没有遵循使用方法,私下给作物增肥而导致了烧苗,对绿色智能肥产生了更大的抵触情绪。农民不信任,学生亦有委屈。
  好在,沟通和信任的路,还是一步步走出来了。
  日常生活中,金可默带着学生们和村民一起跳广场舞交朋友,在民居、村口翻垃圾收集检测样本,组织学生给村民孩子辅导功课,教村民使用新型的施肥器、提高农事效率,逐渐获得了信任和认可。
  图片
  最后,科技小院的学生们还面临着科研与市场对接的挑战。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的农产品对接上实际的市场需求,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不少科技小院重点研究的成果已经转化为农产品,并借助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这种模式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学生们的科研实践推广提供了助益。
  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小院的学生们也经历了成长和转变。
  他们从最初的迷茫和困惑,到逐渐融入乡村生活,理解农民的需求和期望,最终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不仅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周围的人和环境。
  可以说,古生村的科技小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中国农业转型的窗口。
  图片
  中国农业,三个关键
  通过《出道吧!科技小院》这个节目,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在农业一线奋斗的青年人,如何以实际行动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正是这些生动的案例,让我们不由意识到,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过程中,三个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度、人才和长期主义。
  1.重视之重
  重视,是引发变革的起点。
  当社会的目光聚焦于三农,政府的决策、企业的支持、公众的参与便随之而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这种重视不仅提升了农业的地位,也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助推农民的劳动获得应有的尊重和价值。
  当《出道吧!科技小院》将三农问题带到公众视野时,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仅提升了公众对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现状的认知,还激发了社会对这一议题的讨论和思考。
  这种重视能够促进政策制定者、企业家、科研人员以及普通民众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从而带来更多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因而,重视一定是第一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和动力源泉。
  2.人才的涌现
  人才,是实现转型的基石,也是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核心力量。
  就像古生村科技小院中的青年农学生们一样,他们带着新知识、新技术,深入农村,与土地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联系。
  而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正在转化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传统农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但是,就在科技小院师生们深入一线劳作、走访和服务的过程中,农业人才断层的问题也被层层展现了出来。
  而有关人的问题,从来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要的力量也注定更加多元。
  好在,科技小院围绕这一长期课题探索已久,并与以农业为基的拼多多开展了广而深的合作。
  比如拼多多与张福锁院士团队合作推出的“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旨在探索“学-研-商”公益性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农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以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拼多多计划扶持至少10项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为这些项目提供科研经费和技术支持,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不仅如此,还将通过组织学术沙龙、研讨会、新农人培训和电商助农等线下公益活动,为科技小院的学子们提供交流和实践的平台。
  在成果落地孵化上,拼多多借助科技小院对接了古生村的农产品销售需求,锚定农产品的精准产销对接,推动社会资源的有效流动,助力优质科技农产品形成良性供需循环。
  甚至,“多多课堂”也走进了云南大理古生村,为科技小院研究生提供农产品电商公益课,教授电商产销链路、运营技巧、直播等营销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市场思维和电商能力。
  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拼多多等企业通过支持科技小院模式,已经挖掘和培养了一批新时代的乡村新农人。
  这些人才不仅带来了新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理念,还通过亲身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存在能够缓解农村人才断代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人才的涌现,不仅能够提升了农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3.长期主义的坚持
  长期主义,是确保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注定其不能只追求短期效益,而应着眼于长远。
  长期主义意味着需要持续投入、耐心培育、不断优化,意味着让农村成为很多人安居乐业的优选,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在节目中,我们看到当代青年农学生为了这样的美好图景,所展现的“自找苦吃”的精神和振兴三农的担当。
  图片
  结语
  至此,我们想聊聊科技小院最难得的价值。
  在农业学子仍在探索知识成果的过程中,科技小院提供了一个深入实践、与土地和农民紧密相连的平台。
  在这里,学生们不再是理论的旁观者,而是变成了真正的参与者,他们走出了教室,走进了田野,农耕的艰辛与乐趣会给知识染上温度,刻上情感。
  此后经年,这段宝贵的乡村驻扎经历,就叫做初心。
  土地的厚重和农民的朴实,会赋予这些青年人继续前行的力量,他们从中汲取过的坚持和奉献的精神,将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不竭的动力。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无论科技小院的牌子在哪里,它已然是一个属于中国青年农人的精神家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